为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全面推进通州区中小学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展现劳动教育与食育融合的创新实践成果,潞河中学附属学校次渠家园校区于2025年6月13日举办"烹"然心动劳动美,"食"践探索促成长——通州区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实践与创新活动,手拉手学校丰台区东高地二小线上参加本次活动。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吴洋老师,通州区教委小教科负责劳动教育的商建龙老师,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技活职成部刘士东主任,研修员王占利、丁佳老师,潞河中学附属学校次渠家园校区商学芳校长、李双梅副校长,黄小燕主任、柳京京副主任,通州区各中小学校劳动教育主管领导和学科教师等六十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当天,课堂展示环节亮点纷呈。沈志军老师执教的《体验传统美食制作——摇元宵》一课,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了传统美食的制作过程,感受了劳动的乐趣和传统文化的魅力。王小杰老师的《我会包饺子》课程,则融合了传统文化与实践操作,让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学习饺子的历史,锻炼动手能力,弘扬了中华传统美食文化。王林燕老师的《创意花馍设计与制作》课程,更是将传统技艺与创意结合,让学生们在劳动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培养劳动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此外,孙秀杰老师的《营养凉拌菜》课程,也让孩子们亲手采摘蔬菜、调味,制作出美味又健康的凉拌菜,培养了健康饮食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成果展示环节,烹饪营养实践成果在风雨操场上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从摇元宵、磨豆浆到包粽子、熬腊八粥,从家常美味到冰皮月饼、创意花馍等创新美食,每一个摊位都展示了孩子们的劳动手艺和对美食的热爱。同时,农业生产劳动任务群课程成果也备受瞩目,水培植物、蚕宝宝养殖、慧耕园种植等项目,让孩子们亲近土地,感受农业生产的艰辛与乐趣。在传统工艺制作任务群课程中,扇面、剪纸、京剧脸谱、画皮影等传统艺术项目,更是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校汇报环节,通州区研修中心教研员丁佳老师主持了本次研讨交流活动。潞河中学附属学校次渠家园校区李双梅副校长以“烟火课堂育童心,食育劳动润成长”为主题,分享了学校在劳动教育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她深入阐述了“劳动+学科”的融合创新思路,并详细介绍了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设计,为在场众人带来了一场极具启发性的知识盛宴。在劳动经验分享环节,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纷纷发言,分享了自己在劳动教育中的感悟和建议,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
最后,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吴洋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精彩点评。她高度肯定了潞河中学附属学校次渠家园校区在劳动教育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并指出劳动教育不仅是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她希望更多的学校能够加入进来,共同推动劳动教育的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劳动中发现美、创造美,并最终成为更好的自己。
潞河中学附属学校次渠家园校区将继续坚持“五育并举”育人方针,以课程为载体、实践为路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念,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切实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综合育人功能,为培养“人格担当,志正修远的美好生活创造者”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