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
我国网民规模已近11亿。网络文明越来越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越来越成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准。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四川成都举办大会以“弘扬时代精神,共建网络文明”为主题,并围绕网络文明培育等话题开展分论坛,各界嘉宾说经验、谈思考,为网络文明共建共享注入更多力量、营造更好氛围。
新一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互联网深深融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对精神文明建设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近年来,我们将网络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互联网新风正气进一步弘扬,良好生态进一步涵育,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越来越成为普遍共识和共同行动。持之以恒通过互联网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化解网络内容纷繁复杂的负面影响;激发网络传播的正面效能,是全社会的共同期盼。
人人都是网络文明的建设者和受益者。广大网友自觉遵守公序良俗和道德规范,抵制低俗庸俗和失德失范,网络空间就能更加文明和谐,群众上网用网就会更加舒适安全。尤其要看到,青年同互联网天然亲近,是网络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全社会应帮助青年提升网络素养、规范网络行为,在社会上当好公民、在网络上做好网民,努力扣好人生第一?圩。广大青年积极弘扬时代精神、传递道德力量、争当文明榜样,将为互联网注入更多青春正能量。
网络文明培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发挥政府、社会组织作用,强化互联网企业主体责任,用好科技手段,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进网络内容建设,多措并举、久久为功定能让时代主旋律更加高昂,网上正能量更加充沛,文明新风尚更加深入人心。
(摘编自温铭《让文明新风充盈网络空间》)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网络文明建设,壮大网上主流舆论阵地,加强网络空间文化培有,深化网络生态治理,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充沛、主旋律更加高昂,全社会共建共享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的氛围日渐浓厚。
去年10月14日,“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四川大学举办,青年榜样与莘莘学子对话青春、共叙成长,在祖国大地上奏响嘹亮动人的青春之歌。这堂大思政课是我国拓展网上理论武装阵地、筑牢思想基础的生动缩影。围绕重大主题,打造“理上网来”“理响中国”等一批网上理论宣传品牌,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加大优质内容供给,推出《万山磅礴看主峰》《牵妈妈的手》等一批新媒体作品,让党的声音成为网络空间最强音;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推出“中国有约”“打卡中国”等网络国际传播活动,让中国声音传得更远、传得更广。一系列品牌活动创新开展,让正能量澎湃大流量,让好声音成为最强音。
《人民江山》《跟着总书记学历史》《风雨落玻岭》……2024年3月,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发布,550个网络正能量作品脱颖而出,引发网民关注好评。
近年来,有关部门发挥网络优势,创新方式方法,以一项项务实举措积极培育网络文化新风尚。
开展“何以中国”“网络中国节”“节气里的大美中国”等主题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可感可知;举办“中国人的故事“中国好网民”等网络互动引导活动,开展时代楷模、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典型事迹网上宣传,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网络文明环境;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向网上延伸,实现网上网下文明建设有机融合……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丰富优质网络文化产品供给,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广大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社会共建共享网终文明蔚然成风。
“过去一年来,中央网信办累计清理拦截违法违规信息5745万余条,处置账号、群组781万余个,关闭下架网站平台超过4800家,推动网络生态特续向好……”2024年7月,中央网信办发布的网络生态治理“成绩单”引人关注。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国,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是广大网民的共同期待。
全面推进网络法治建设,有关部门持续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加强未成年人网络;,深化网络举报和辟谣工作,不断优化社会协同治理的制度机制,凝聚网络治理强大合力,网络空间生态环境日益清朗,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清风徐来,文明花开。
8月28日至29日,以“弘扬时代精神共建网络文明”为主题的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四川成都举办。这场网络文明领域的盛会,凝聚亿万网民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把网络空间打造成为有价值认同,有人文关怀,有情感归属的美好精神家园。
(摘编自王思北、袁秋岳《以文明之光照亮网络家园——我国网络文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网络文明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也是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准。
B.我们要抓住互联网深深融人生产生活的契机,通过互联网持续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利用互联网激发网络传播的正面效能。
C.广大群众应自觉提升网络素养、规范网络行为,在社会上当好公民、在网络上做好网民,同时努力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D.我国在积极推进网络文明建设的同时,要不断壮大网上主流舆论阵地,加强网络空间文化的培育,深化网络生态的治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全社会越来越重视网络文明建设,网络文明共建共享的氛围日渐浓厚,所以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四川成都得以成功举办。
B.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越来越成为普遍共识和共同行动,这说明了互联网对精神文明建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C.青少年是网络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应为互联网注人更多青春正能量,争做网络技巧的开拓者,让网络空间更加文明和谐舒适安全。
D.我们要用好互联网这一科技手段,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进网络内容建设,让时代主旋律更加高昂,让文明新风尚更深入人心。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让文明新风充盈网络空间”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徽”常好物——网络公益助农项目,让农民发愁卖不掉的农产品有了好销路;“E起成长文明护航——安徽省网络公益乡村助学计划”,令乡村留守娃圆了求学梦。
B.“未来之夜——让科技之光点亮网络文明”的活动,通过情景讲述、现场互动、文艺表演等形式,将科技的力量转化为网络空间向上向善的力量。
C.作为网络大国,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网络早已无形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D.广东佛山市华英学校物理黄老师坚持运营物理科普抖音账号,向76万青少年网友粉丝传递科学、真实的物理常识,鼓励青少年网友理性思考、文明讨论。
4.材料二在论证方法和论证语言方面有什么特色?请简要分析。(4分)
5.新安中学团委将举办以“网络文明培育”为主题的论坛,假如你是论坛发言人,请结合材料,围绕“如何进行网络文明培育”拟写三条发言要点。(6分)
(二)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王师傅
阿成
老伴儿突发奇想,要在院子里安一个亭子。
既然老伴儿要安一个简单的凉亭,那就安吧,只是这要占去小菜园东侧的一块地,得事先做地面处理。朋友开了一家装修公司,他告诉我,明天就安排王师傅上门。
望日,王师傅来了。他五六十岁,中等个儿,结实,憨厚。王师傅一进院儿就把目光落在了我的菜地上,那样子似是故人相见。看了一圈后,他皱了鼓眉,说:“叔,你这个垄不能这么浅,长一长,根儿就露出来了。另外,苗和苗的间距也太宽了,再窄一点就好了。”接着,他二话不说,抄起旁边的锄头就替我备起垄来,一边说:“叔,这地多硬啊,地这么硬菜苗钻不出来呀!”他边备整边把土块敲碎。如此熟练地精耕细作,不消说,这是个种地的老把式。
备完垄,王师傅开始平整土地,做硬化处理。我则给他沏好了茶备着,一边看他干活儿一边跟他聊天。王师傅告诉我,他家有几十亩地,都已经包出去了,这样,他就可以出来打打工,挣点儿钱,给儿子盖房子结婚。
跟我聊天的时候,王师傅注意到了小菜园的黄瓜垄:“叔,你种这么多西葫芦干啥?”我说:“我买的是黄瓜苗哇!怎么,是西葫芦?”王师傅说:“西葫芦一长起来就铺散满地,我看留两棵就行,当玩儿了,其他的都拔了吧,再补种几棵黄瓜苗!蔽椅剩骸罢馐焙蚧鼓苈蜃呕乒厦缏穑俊蓖跏Ω邓担骸罢媒裉焱虮φ蛴屑,到那儿去买,估计能有。明天就是芒种了,老话说‘过了芒种,不可强种’,今天是最后一天,快去吧!庇谑,老伴儿立马开车去买黄瓜苗。
万宝镇高我这儿往返需40分钟。老伴儿不但买了黄瓜苗,还买了两捆小葱。
趁着歇气儿的工夫,王师傅对我老伴儿提议:“你在亭子这块地的边儿上一边留一垄地,种点儿小葱、苦瓜什么的多好!崩习槎苄朔埽薏坏冒讶澜缢械牟嗣缍贾稚,已然忘掉了自家的地有多大!吧糇樱阆忍粜┫改鄣拇,再把根儿上的长须子剪掉!蓖跏Ω邓低辏诹艘桓鲂÷⒐,灌满水,再把葱每隔3厘米摆上一棵。他又告诉我老伴儿:“等它们都站立起来了,你再往上培土。记住,不要把刚长出来的小嫩芽埋上。这土呢,得一点一点地添,你埋土埋得越深,葱白儿就越长、越粗!
王师傅继续平整地面。我发现,他是一个做事极认真的人,这可能是他多年养成的职业操守。王师傅把平整地面挖出的多余的黑土,一锹一锹地添到东边儿的菜地里,一边说:“这土多好啊,可别白瞎了。”他往返了几十次,看着都觉得累人。
接着,王师傅用手将那些土块儿捏碎,即便是花生粒儿大小的也捏得粉碎。我又注意到,他似乎不是在捏土块,而是在跟它们深情地交流。他的嘴里还喃喃地细语着,好像在说:“我把你们弄得松一点、细一点,菜苗长大的时候就舒服多了!焙孟裾馔恋厥怯辛榛辍⒂懈星榈,完全听得懂他的话。自言自语中,我看到他眼睛里那柔柔的光,那是发自灵魂的深情,是那么慈爱,让人想起父爱和母爱。他完全忘了小院儿的主人是谁,他似乎是在和远方归来的亲人诉说着什么。而后,王师傅一边捏土块儿一边告诉我,种菜该怎样施肥,怎样培土,怎样打枝……我不由得想到诗人艾青的诗句,可套用一下:“为什么他的脸上常洋溢着幸福?因为他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又让我想起有一阵子,常在江边看到一位老人,他总是久久地坐在长椅上发呆。一次,我问他怎么一个人待在这儿,他长叹道:“因为没哈事儿啊!”老人告诉我,他原来住在乡下,现在进了城,住在姑娘家,没有了地也没有了园子——说着,他的眼泪竟唰地流了下来。这让我吃了一惊。是啊,农民将一生的情感都倾注在土地上,尤其对老一辈人来说,离开了土地就像鱼离开了水。他们可能不太知道唐诗宋词,但是农业这本经已经融入他们的骨髓。我们常说“衣食父母”,那么,谁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呢?农民。没有农民,就没有我们这个国家灿烂的五千年文明,正是农民,让中华儿女得以繁衍生息。
下午,王师傅终于把安亭子的那块地给平整好了,并铺上了石板。他说:“瞅着天是要下雨呀。有塑料布没有?得把地面罩上。”老伴儿开玩笑地说:“王师傅,能不能一次把话说完呀!”王师傅说:“对了,婶子,再买一把笤帚,你家这个塑料笤帚太软。买那种高粱扎的最好,要不然这些残土你扫不净!苯幼牛跏Ω悼记迳ㄔ鹤永锏牟型梁屠,仔细地把它们装在袋子里,而后把袋子扛到了垃圾站。
这时,果真下起了大雨。王师傅仰头看着天:“哎呀,这雨下得有点早啊,常言道“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雨吃饱饭’。”是啊,风雨雷电,阴晴冷暖,无时无刻不牵动着农民的心呐。
开车送王师傅回家的路上,我问:“王师傅,你从早干到晚,不累吗?”他说:“叔,人干点儿活儿好。长寿!
师者,我之楷模。
(有删节)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老伴儿要在院子里安个亭子,“我”同意了,引出下文王师傅上门来我家的情节,也为下文他热心帮助我们垄地种菜做铺垫。
B.王师傅一进“我”家就看到菜地,像是与故人相见,这表明王师傅对土地有感情,与下文所说的“他家有几十亩地”相呼应。
C.文章通过生动的对话和细腻的动作描写,展现王师傅朴实无华的形象和对土地的深厚情感,语言平实而充满温情。
D.“我看到他眼睛里那柔柔的光”这一细节描写,既表现王师傅对土地深厚的感情,也唤起读者对土地和自然的亲近感的联想。
7.关于文中江边老人这个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老人总是坐在长椅上发呆,因为他来到了城里,没有农活可干而发呆。
B.老人进城后住在姑娘家,却流下泪水,这一表现让“我”感到不可思议。
C.本段宕开一笔,借此表达老一辈农民对土地有着像鱼离不开水的情感。
D.这段文字将叙述、抒情与议论相结合,写出对农民的赞美,升华了主题。
8.文中套用诗人艾青的诗句,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文末一句表明,作者已经把王师傅当作“我之楷!绷恕G虢岷衔谋痉治鲎髡哒饷此档睦碛。(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①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夏,公①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浊鹣。犁弥言于齐侯曰:“孔丘知礼而无勇,若使莱②人以兵劫鲁侯,必得志焉!逼牒畲又?浊鹨怨,曰:“士兵之两君合好而裔夷之停以兵乱之非亲君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偪③好。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逼牒蛭胖,遽辟之。将盟,齐人加于载书④曰:“齐师出竟,而不以甲车三百乘从我者,有如此盟!”孔丘使兹无还揖对曰:“而不反我汶阳之田,吾以共命者,亦如之!”
齐侯将享公?浊鹞搅呵鹁菰唬骸捌、鲁之故,吾子何不闻焉?事既成矣,而又享之,是勤执事也。且牺、象⑤不出门,嘉乐不野合。飨而既具,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用秕稗,君辱;弃礼,名恶。子盍图之!夫享⑥,所以昭德也。不昭,不如其已也!蹦瞬还。
齐人来归邹、讙、龟阴之田。
(节选自《左传·齐鲁夹谷之会》)
【注】①公:指鲁定公。齐侯:指齐景公。②莱:菜夷。古国名。殷周时分布在今山东半岛东北部。鲁襄公六年为齐所灭。③偪:同“逼”。偪好:逼迫友好。③载书:盟约·⑤牺、象:即牺尊、象尊,都是古时的酒器,外形像兽形。⑤享:享礼,使臣向朝聘国君主进献礼物的仪式。
材料二:文王在丰,召太公曰:鸣呼!商王虐极,罪杀不辜,公尚①助予忧民,如何?
太公曰:王其修德,以下贤惠民,以观天道。天道无殃,不可先倡。人道无灾,不可先谋。必见天殃,又见人灾,乃可以谋;必见其阳,又见其阴,乃知其心;必见其外,又见其内,乃知其意;必见其疏,又见其亲,乃知其情。行其道,道可致也;从其门,门可入也;立其礼,礼可成也;争其强,强可胜也。全胜不斗,大兵无创,与鬼神道。微哉!微哉!
与人同病相救,同情相成,同恶相助,同好相趋。故无甲兵而胜,无冲机而攻,无沟堑而守。大智不智,大谋不谋,大勇不勇,大利不利。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取天下者,若逐野兽,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若同舟而济,济则皆同其利,败则皆同其害。然则皆有以启之,无有以闭之也。无取于民者,取民者也;无取于国者,取国者也;无取于天下者,取天下者也。无取民者,民利之;无取国者,国利之;无取天下者,天下利之。故道在不可见,事在不可闻,胜在不可知。微哉!微哉!
(节选自《武韬·发启》)
【注】①公尚:指太公。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士兵之A两君B合好C而裔夷之D俘以E兵乱之F非齐君G所以命诸侯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公会齐侯于祝其”与《劝学》中“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的“于”意思相同。
B.昭,彰显,昭示,与《出师表》中“以昭陛下平明之理”的“昭”意思相同。
C.“以观天道”与《归去来兮辞》中“木欣欣以向荣”的“以”用法不相同。
D.恶,僧恶,讨厌,与《鱼我所欲也》中“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恶”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鲁定公某年夏天,在孔子担任傧相期间,齐景公听从了犁弥的话,准备在夹谷与鲁定公会见时,派莱人用武力劫持鲁定公,最后没有成功。
B.在齐国和鲁国盟会之事结束后,齐景公准备设享礼款待鲁定公,结果这件事并没有实现,齐国后来还向鲁国归还了郓邑、讙邑和龟阴邑。
C.太公认为君主应修养德性,应该礼贤下士,施恩惠于民众,要想统一天下,就要遵循正确的路线;要想战胜强大的敌人,就要拥有强大的优势。
D.太公认为不掠取民众,民众会拥护他;不掠取别国,别国会归附他;不掠夺天下,天下会拥戴他。这些道理看不见,听不到,因而不可知。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事既成矣,而又享之,是勤执事也。(4分)
(2)商王虐极,罪杀不辜,公尚助予忧民,如何?(4分)
14.太公说“全胜不斗,大兵无创”,这在材料一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简要分析。(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和邢惇夫秋怀十首(其九)
黄庭坚
吾友陈师道,抱瑟不吹竽。
文章似扬马①,欬唾②落明珠。
固穷有胆气,风壑啸于菟③。
秋来入诗律,陶谢不枝梧。
【注】①扬马:扬雄、司马相如。②欬唾:比喻声音、谈吐。③于菟:老虎的别称。④枝梧:斜而相抵的支柱。引申为对抗,抵挡。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以“齐王好竽”的典故,点明陈师道不投人所好,遗世独立而不偕于流俗的精神品格。
B.颈联刻画了陈师道安于贫困且不失豪迈胆气的精神境界,形象地展现了其内在的高尚品格。
C.尾联直抒胸臆,赞美陈师道秋来寄给诗人的诗作风格独特,即使陶渊明谢灵运也无法相比。
D.从标题看,本诗是和答邢惇夫之作,但通篇都在写陈师道,可能诗人想以陈师道来勉励邢惇夫。
16.颈联提及扬马、明珠有什么用意?请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小方在泰山旅游时,引用姚鼐《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感叹泰山日出时云彩变化的神奇景象。
(2)去福建游学回来的小李,引用了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这一盛赞百工的句子,赞美制茶、制墨、制砚台以及雕刻的师傅相互学习的场景。
(3)唐代诗人常常借“风”抒情,托“风”言志,以“风”寄兴,构建意境,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比如“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很好。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由于《尚书》产生的时代极为久远,古今语言差异很大,加上流传过程中文字多有讹误,到唐代韩愈时,就发生了“佶屈聱牙”的感叹。古往今来,注解《尚书》的文献可谓A________,但因为师承不一,难免众说纷。往往同一篇章,同一句话,甚至同一个字,在不同注家解释下,都会歧义丛生,令人B________,给这部渊源久远的典籍,涂上了一层迷蒙的色彩。尽管如此,《尚书》在中国文学史、散文史上仍具有重要的地位。殷商君主盘庚迁都时对臣民的三次训话《盘庚》三篇,语言情感充沛,比喻形象生动,不难看出盘庚的胸怀、胆识和神态,代表了早期论说文的较高水平。而《顾命》篇记叙周成王之死和周康王即位的经过,先记周成王临终前对各位心腹大臣的殷切嘱托,再记康王即位仪式举行的经过,最后是召公和各路诸候对康王的告诫及康王的答词,详细具体而富有层次感,堪称早期记叙文的名篇佳作。与以前的甲骨文、铭文和卜筮文字相比,其在表达水平方面的进步是C________的。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下图是一幅关于本文内容的思维导图,请在空缺处填入适当的内容。每处不超过8个字。(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高糖饮食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是大众并不知道糖对我们身体造成毁灭性打击的原因和方式,特别是这里还涉及了非天然来源的果糖。了解果糖的生物机制和它与尿酸的微妙关系——微妙但绝非微弱,能帮助我们解释那些辣手疾病的根本原因。事实上,根据人体研究和动物研究的结论都表明,果糖会促进许多负面的代谢效应,这才是将饮食中的糖和肥胖关联起来的主要因素。人体处理果糖的过程有尿酸的参与,而这间接导致了肥胖风险的增加。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5分)
21.下列句子中的破折号与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别看他们闹得这么凶,可是他们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B.三只五只的白鸥轻轻地掠过,翅膀扑着波浪——一点一点躁怒起来的波浪。
C.“可怜的妈妈,”箍桶匠说,“你不知道我多爱你!褂心悖业亩!”
D.她决定去旅行,目的地是让我——想想——巴黎。
22.下列句子中的“新鲜”与文中加点的“新鲜”,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今天早上我从市场买了一些新鲜蔬菜,它们看起来非常脆嫩。
B.他有大半年不来这里了,趁这次机会来走走,呼吸点新鲜空气。
C.曹禺《北京人》第二幕:“真是乡下孩子进城,什么都新鲜!
D.别以为你是老把式,技术高,就你那一套管用,对新鲜事物看不上眼。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93年5月19日,一场简短而隆重的入党仪式在福州一所医院的病房举行,一位老人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位老人的入党介绍人,正在他一生的最后时刻实现了最大的心愿是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中央领导人。不论在基层、地方还是在中央,他对党外人士的尊重和关心始终如一。他多次强调要加强同党外人士的团结联系,为党交一大批肝胆相照的党外朋友。对于交什么样的朋友、怎么交朋友,他说:“交朋友的面要广,朋友越多越好,特别是要交一些能说心里话的挚友诤友。想交到这样的朋友,不能做快餐,而是要做佛跳墙这样的功夫菜!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2025学年高三2月测评(福建)·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 C(3分)【解析】原文是说“全社会应帮助青年提升网络素养、规范网络行为,在社会上当好公民、在网络上做好网民,努力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由此可知,这里“努力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指的是“青年”,而不是“广大群众”。
2. D(3分)【解析】A项,强加因果。从材料一第二段来看,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四川成都举办,为网络文明营造更好氛围。B项,“互联网对精神文明建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错,根据材料一“我们将网络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互联网新风正气进一步弘扬,良好生态进一步涵育”可知,这里是说我们将网络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而不是“互联网对精神文明建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C项,“青少年……争做网络技巧的开拓者”错,由材料一“广大青年积极弘扬时代精神、传递道德力量、争当文明榜样”可知,这里是说“青年”,而不包括“少年”;“技巧的开拓者”无中生有。
3. C(3分)【解析】C项主要是我国网民的规模、互联网普及率达77.5%以及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并未涉及“让文明新风充盈网络空间”这一观点。
4. ①灵活运用多种论证方法,以举例论证为主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如举出推出《万山磅礴看主峰》《牵妈妈的手》等一批新媒体作品以及推出“中国有约”“打卡中国”等网络国际传播活动等例子来论证我国在拓展网上理论武装阵地、筑牢思想基础的具体做法。②语言富有气势,论证有力。如连用“打造……,推动……;加大……,推出……;加快……,推出……”等句式,有力的论证了“大思政课是我国拓展网上理论武装阵地、筑牢思想基础的生动缩影”的观点。
【评分细则】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语言特色如回答“准确客观”等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论证特色包括论证结构、论证方法、论证思路和论证语言等方面。题干要求抓住论证方法和论证语言加以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方法最突出的是举例论证,论证语言富有气势。由此展开分析即可。
5. ①通过大思政课的形式拓展网上理论武装阵地、筑牢思想基础。②发挥网络优势,创新方式方法,以一项项务实举措积极培育网络文化新风尚。③全面推进网络法治建设,使网络空间生态环境日益清朗,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评分细则】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有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解析】发言要点是参加会议者为了在会议上表达自己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发言要点只需要将发言重要方面概括出来即可。写发言要点时观点要明确,条理要清楚,语言要简洁。
6. A(3分)【解析】“为下文他热心帮助我们垄地种菜做铺垫”错误,没有这个作用。
7. B(3分)【解析】“让‘我’感到不可思议”错,根据文意可知,“我”能够理解老人的心情的。
8. ①强化了王师傅对土地深厚情感的表达。通过借用诗句的形式,将王师傅对土地的情感与诗人艾青的情感相联系,使这种情感显得更加深沉和普遍。②增加了文本的文化深度和象征意义,使得王师傅的形象更加丰富,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农民,而是代表了一代又一代对土地有着深厚感情的农民群体。③也提升了文本的艺术性,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能够产生共鸣,进一步感受到农民与土地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评分细则】每点2分,答出两点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表现手法和表达情感的理解的能力。首先,在文本中找到引用艾青诗句的部分,并注意其上下文,理解作者如何将诗句融入到叙述中。其次,需要了解艾青原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再次,分析引用的修辞效果,探讨作者引用艾青诗句的目的和效果。最后,联系文本内容,将引用的诗句与文本中的具体内容联系起来,分析诗句如何与文本中的人物、情节或主题相呼应。
9. ①在种地方面很令人佩服。由“如此熟练地精耕细作,不消说,这是个种地的老把式”可知。②做事极认真。由“他是一个做事极认真的人”可知。③没有丢掉农民的本色。由“他似乎不是在捏土块,而是在跟它们深情地交流”以及“哎呀,这雨下得有点早啊,常言道‘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雨吃饱饭’”可知。④肯吃苦、乐观。由“叔,人干点儿活儿好。长寿”可知。
【评分细则】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共6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和提取人物特点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从文本中提取王师傅的形象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为何值得佩服和学习?忌枰ü谋局械木咛迕枋龊褪录凑瓜滞跏Ω档奶刂,如他的专业技能、认真态度、对土地的情感、吃苦耐劳和乐观精神等。这些特点不仅体现了王师傅作为一个农民的职业操守,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优秀品质?忌枰岷衔谋灸谌,准确提取信息,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总结。
10. ACF【评分细则】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解析】参考标点:士兵之!两君合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乱之,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
11. A(3分)【解析】A项,文中加点的“于”是介词,可译为“在”;“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中的“于”也是介词,可译为“比”。C项,目的连词,来/表修饰,不译。B、D项,判断正确。
12. D(3分)【解析】“这些道理看不见,听不到,因而不可知”强加因果、曲解文意。文中说的是“道在不可见,事在不可闻,胜在不可知”,三者是并列关系,而非因果关系。结合材料二的内容可知,这几句话强调的是不掠取民众、别国、天下的利益,自己反而会得到利益,强调“德”的重要性。
13. (1)盟会的事已经完成了,却又设享礼款待,这是让办事人辛苦了。
(2)商纣王暴虐到了极点,虐杀无辜之人,请您辅助我拯救天下民众,怎么样啊?
【评分细则】(1)“享”“是勤执事也”判断句各1分,句意2分。(2)“罪杀”“忧”各1分,句意2分。
【解析】(1)享,(设享礼)款待;是勤执事也,判断句。(2)罪杀,虐杀;忧:以……为忧,拯救。
14. ①在齐国派莱人用武力劫持鲁定公时,孔子带着鲁定公往后退,命令士兵们快拿起武器冲上去,并怒斥齐景公,齐景公急忙叫莱人避开。②在举行盟誓时,孔子与齐国人针锋相对,最终齐人返田。③在齐景公准备设享礼款待鲁定公时,孔子的一番话,让齐景公放弃举行享礼。
【评分细则】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回答这一问题,先要理解太公这句话的意思,“全胜不斗,大兵无创”意思是说不经过战斗而取得全胜,以大军临敌而没有伤亡。再结合材料一,从孔子的言行中找答案。在齐国派莱人用武力劫持鲁定公时,孔子带着鲁定公往后退,命令士兵们快拿起武器冲上去,并怒斥齐景公,齐景公急忙叫莱人避开。在举行盟誓时,孔子与齐国人针锋相对,最终齐人返田。又如孔子的一番话,让齐景公放弃举行享礼。由此可见,在强大的敌人(对方)面前,孔子做到了“全胜不斗,大兵无创”。
15. C(3分)【解析】“尾联直抒胸臆”错,“陶谢不枝梧”一句运用典故间接抒情,间接表达了陈师道秋来寄给诗人的诗作风格独特,即使陶渊明谢灵运也无法相比。
16. ①“文章似扬马”将陈师道的文章与扬雄、司马相如并论,赞美陈师道的文章堪比扬马,突出其文章水平高。②“欬唾落明珠”运用比喻说陈师道随口而出的言辞就像明珠般洒落,赞美陈师道的文章言辞精当,诗文优美。
【评分细则】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根据注释可知,句中的“扬马”指的是扬雄、司马相如。这两人以文采著称。这里把陈师道的文章与扬雄、司马相如作比较,是在赞美陈师道的文章写得好,堪比扬马。“欬唾”比喻声音,谈吐。这里借指言辞。说陈师道随口而出的言辞就像明珠般洒落,是在赞美陈师道的文章言辞美,也就是指文章美。由此可见,诗人是极其欣赏陈师道的文章。
17. (1)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臾成五采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3)示例一: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示例二: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示例三: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评分细则】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漏、添字不得分。
【解析】关键词:(1)日出,云彩变化。(2)盛赞百工,相互学习。(3)借“风”抒情,托“风”言志,以“风”寄兴。易错字:臾,巫,耻,羌,怨,残,樯。
18. A汗牛充栋(浩如烟海) B莫衷一是(茫然不解) C显而易见
【评分细则】每空1分,符合语境即可。
【解析】A.汗牛充栋,书籍之多,以至于可以累得牛出汗,堆满整个屋子。在这里,历代学者对《尚书》的研究和注解的文献非常丰富,数量之多,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B.莫衷一是,意思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在这里,它用来形容因为师承不一,注解《尚书》时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说法和解释,导致读者难以判断哪个是正确的,因此感到困惑。C.显而易见,这个成语意味着事情非常明显,容易看清楚。在这里,它用来形容《尚书》在表达水平方面相比于甲骨文、铭文和卜筮文字的进步是非常明显的,这种进步是显而易见的,不需要深入研究就能感知到。
19. ①流传过程中有讹误②《尚书》的注解③代表作品
【评分细则】每处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第一空,依据文本第一句话;第二空,依据文本第二、三句话;第三空,依据文本中部内容概括。注意字数的限制。
20. 事实上,人体研究和动物研究的结论都表明,果糖会导致许多负面的代谢效应,这才是将饮食中的糖和肥胖关联起来的主要因素。
【评分细则】修改正确一处给3分,全对给5分,指如何修改也可以得分。
【解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存在两处语病,第一处句式杂糅,可以删去“根据”。第二处搭配不当,应将“促进”改为“导致”。
21. B(3分)【解析】B项与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均是补充说明。A项,用于歇后语,引出语底;C项,表示说话的中断或转折;D项,表示说话的停顿或思考。
22. D(3分)【解析】文中加点的“新鲜”意为“出现不久的”。A“新鲜”指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干制等;B“新鲜”指清爽,洁净;C“新鲜”指觉得稀罕,觉得新颖;D 与文中“新鲜”意义和用法相同。
23.【写作指导】材料以中央领导人介绍一位老人在生命最后时刻入党的事例,引出他对党外人士尊重关心、强调团结联系并广交挚友诤友的观点。核心在于理解“交朋友的面要广,朋友越多越好,特别是要交一些能说心里话的挚友诤友。想交到这样的朋友,不能做快餐,而是要做佛跳墙这样的功夫菜”这句话的内涵。
可以从统战工作角度,思考如何与党外人士建立广泛而深厚的友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也可以从个人交友层面,探讨交挚友诤友的重要性及方法。
【参考立意】
①广交挚友诤友,凝聚强大力量。
②交友之道,贵在真诚与耐心。
③以真心换真心,做朋友的知心人。
④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国家。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夏天,鲁定公在祝其会见齐景公,祝其实际上就是夹谷?鬃拥H钨舷。犁弥对齐景公说:“孔丘懂得礼仪但是没有勇气,如果派菜人用武力劫持鲁侯,一定能够如愿。”齐景公听从了犁弥的话。孔子带着鲁定公往后退,并说:“士兵们快拿起武器冲上去!两国国君友好会见,而华夏之地以外的夷人俘虏却用武力来捣乱,这不是齐国国君命令诸侯会合的本意;囊酝獾娜瞬坏猛寄敝性,夷狄不得扰乱中国,俘虏不得触犯盟会,武力不能逼迫友好。那样做对神灵是不吉祥的,对德行也是伤害,对人是丧失礼仪,国君一定不会那样做!逼刖肮苏夥昂螅泵欣橙吮芸。
即将举行盟誓时,齐国人在盟书上加上了这样的话:“一旦齐国军队出境作战,鲁国如果不派三百辆兵车跟随我们,就按此盟誓惩罚!”孔子让鲁大夫兹无还作揖回答说:“如果你们不归还我们汶水北岸的土地,却让我们恭敬地服从命令,也要按盟约惩罚!”
齐景公准备设享礼款待鲁定公。孔子对梁丘据说:“齐国和鲁国从前的典礼制度,您怎么没听说过呢?盟会的事已经完成了,却又设享礼款待,这是让办事人辛苦了。再说牺尊和象尊不出国门,美妙的音乐不能在野外合奏。设享礼而全部具备牺象钟磬,这是抛弃了礼仪;如果这些东西不备齐,那就像用秕稗来款待。用秕稗(一样的礼节),是国君的耻辱;抛弃礼仪,则名声不好。您为什么不好好考虑一下呢?享礼,是用来发扬光大德行的。不能发扬光大,还不如不举行!庇谑瞧刖肮挥芯傩邢砝。
齐国人向鲁国归还了郓邑、讙邑和龟阴邑的土地。
材料二:
周文王在丰邑,召见太公对他说:“唉!商纣王暴虐到了极点,虐杀无辜之人,请您辅助我拯救天下民众,怎么样。俊
太公答道:“君主应修养德性,礼贤下士,施恩惠于民众,来观察天道的吉凶。当天道还没有灾害征兆时,不可先倡导征讨。当人道没有出现祸乱时,不可先谋划兴师。必须看到既出现了天灾,又发生了人祸,才可以谋划兴师征伐;既看到他的公开言行,又了解他的秘密活动,才能知道他的真实想法;既看到他的外在表现,又了解他的内心情况,才能知道他的真实意图;既看到他疏远什么人,又了解他亲近什么人,才能知道他的真实情感。实行吊民伐罪之道,政治理想就可以实现;遵循一定的途径寻找实现理想的大门,就可以进入这个大门;按一定的秩序建立礼制,礼制就可以确立;确立强大的优势地位,就可以战胜强大的敌人。不经过战斗而取得全胜,以大军临敌而没有伤亡,真可谓是用兵如神了。微妙!微妙!
“能与人同疾苦而相互救援,同情感而相互保全,同憎恶而相互帮助,同爱好而有共同追求。所以就是没有军队也能取胜,没有冲击城墙的战车也能进攻,没有沟堑也能防守。真正的智慧不显现出智慧,真正的谋略不显现出谋略,真正的勇敢不显现出勇敢,真正的利益不显现出利益。为天下人谋利益的,天下人都欢迎他;使天下人都受害的,天下人都反对他。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所有人的天下。夺取天下,就像猎逐野兽一样,天下所有人都有分享兽肉的欲望。也像同坐一条船渡河一样,成功了大家都达到目的,失败了大家都遭受灾难。这样做天下人就都欢迎他,而不会反对他了。不从民众那里掠取利益,却能够从民众那里得到利益;不从别国那里掠夺利益,却能够从别国那里获得利益;不掠夺天下利益,却能够从天下获取利益。不掠取民众利益,(民众拥护他,)这是民众给予他利益;不掠取别国利益,(别国归附他,)这是别国给予他利益;不掠夺天下利益,(天下拥护他,)这是天下给予他利益。所以,这种方法使人看不见,这种事情使人听不到,这种胜利使人不可知。真是微妙啊!微妙!